未来系统:助力企业应对多变环境,探索高质发展
2019/03/13
2019/03/13
随着应用程序、数据和基础架构的逐步一体化,传统信息技术结构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
区别于不变的信息技术结构和传统数据中心,未来系统将采用灵活的企业架构,即时提供服务,并随着工作方式的变化而快速调整。通过组建柔性团队,吸纳新技术人才来创建这些系统,使其为人所用。
未来,由超智能应用程序、数据和基础架构组成的动态系统将无处不在。
颇具前瞻性的企业已经着手通过云迁移、机器学习和其他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自身核心系统转型。
然而打造全新系统之路依然充满挑战:传统的系统架构无法支撑当今庞大的连接规模;低质量的数据大大限制了AI的应用效力;人机协作时代下人才短缺状况更为严峻。
针对上述问题,埃森哲认为,只有深入了解蓬勃发展的未来系统的三大特征(无边界、自适应、人性化),企业才能致胜于未来。
97%的业务决策背后依靠的是低质量数据。
无边界系统打破了信息技术结构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人机之间的障碍,赋予了领先企业近乎无限的可能性,助其推动大规模创新,不断拓展新业务。
举措1:有机融合云服务与边缘计算
举措2:采用灵活架构,投资动态技术
举措3:打造全线解耦的信息技术架构
举措4:不断探索颠覆性商业模式
7
由Stripe 制定的全新支付流程标准简捷灵活。确保任何网站只需7行代码即可管理电子商务业务,将处理的时间从数周缩短至几秒钟。
2.2
通过打破企业边界,沃尔玛在追踪芒果原产地的区块链试点中发现原来花费一周时间来完成的工作可缩短至2.2秒。
自适应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可信数据和领先的智能技术,自行学习、改进并进行调整。以动态架构为基础,灵活运用数据和AI技术消除业务摩擦。
举措1:积极搭建自适应的全新架构
举措2:识别严重阻碍业务的因素
举措3:了解负责的AI所具备的要素
举措4:始终以高质量的数据为导向
埃森哲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威马汽车实施的SAP S/4HANA®智能企业管理平台项目,实现了所有系统的数据标准化以及流程自动化,大幅减少了人工错误和成本,推动了企业发展进程。
人性化系统致力于将自然对话交互、生物识别技术、扩展现实等基于数字和AI的技术与人本设计相结合。打造切实满足用户真实需求和欲望的系统,助力企业立足行业前沿。
举措1:践行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
举措2:打破组织和文化障碍
举措3:即刻启用新兴技术
51%
IDC预测,时至2022年,增强和虚拟现实头戴设备销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1%。
800
爱沙尼亚共和国的数据共享解决方案,精简了公民的办事流程,每年为所有爱沙尼亚人节约累计800年的工作时间。
在未来,人类将与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共同工作。若要打造无边界、自适应、人性化的系统,企业需要重新制定人才战略,为人机协作、持续学习的新时代做好准备,采用全新方式招募人才。
培育未来人才的五大关键步骤: